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崔世平,就《研究跨境低空飛行器作業服務促進琴澳兩地要素創新流通》提出建議,包括允許在合作區特定區域批准設立低空飛行器對澳開放出入作業場所,以及支持橫琴合作區的「一線」開放,探索無人機低空物流的創新通關物品查驗模式。
研澳琴設低空飛行器作業場所
施家倫、崔世平表示,當前,橫琴合作區發展「低空經濟」符合國家的多方面戰略需求和目標,且合作區面臨創新跨境物品通關模式的現實需求,亟需創新市場消費及物流配送模式,進一步滿足合作區與澳門本地居民的跨境消費需求,為落實琴澳一體化發展的「一線放開」取向探索多元新路徑,具體如下:
一、國家「低空經濟」政策持續發力,前景可期。2021年,低空經濟概念被正式納入國家級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標誌著其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二、合作區澳門居民面臨創新跨境物品通關模式的現實需求。澳門居民對澳門物品通過外賣、閃送等直接配送的方式進入合作區提出逼切的現實需求。若能通過國家大力倡導的「低空經濟」新業態,以創新跨境物品通關模式賦能橫琴合作區與澳門的市場消費及商品物流配送的互動模式,將進一步提升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的生活質量及豐富生活場景,對助力琴澳一體化發展意義重大。
探索低空物流創新通關模式
請有關部委研究低空飛行器在琴澳之間跨境飛行的空域使用權和飛行規則銜接,實現兩地跨境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通過支持琴澳聯合搭建無人機城市低空物流網絡為此,他們提出以下建議:建議允許在合作區特定區域批准設立低空飛行器對澳開放出入作業場所。尤其懇,為發展低空經濟新業態創造可行條件。
建議支持橫琴合作區的「一線」開放,探索無人機低空物流的創新通關物品查驗模式。藉由海關等監管部門通過與無人機智能監管系統連接,實現對無人機跨境配送的物品類型、數量以及無人機所在位置、航線動態、起落時間的即時監控,也可對無人機智能空投櫃(海關開放點、指定監管地點)進行隨時人工抽檢。
建議可先從政府公共服務、科研樣本等作小範圍先行先試。舉例如對一些需要冷藏或特殊保存方式的緊急醫療物資運輸、科研樣本和實驗室物資等,無人機可提供更穩定的運輸環境。用戶只需在特定手機端平台下單,通過24小時無人機智能空投櫃及無人機低空物流服務,實現澳門與橫琴之間特定物品「兩點一線」的跨境配送,加快塑造琴澳一體化新格局,提升合作區及澳門本地居民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