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粵澳工商聯會 
    • 本會簡介
    • 本會架構
  • 粵澳工商服務中心
  • 活動資訊
  • …  
    • 首页
    • 粵澳工商聯會 
      • 本會簡介
      • 本會架構
    • 粵澳工商服務中心
    • 活動資訊
    聯繫我們

    • 首页
    • 粵澳工商聯會 
      • 本會簡介
      • 本會架構
    • 粵澳工商服務中心
    • 活動資訊
    • …  
      • 首页
      • 粵澳工商聯會 
        • 本會簡介
        • 本會架構
      • 粵澳工商服務中心
      • 活動資訊
      聯繫我們

      施家倫倡“旅遊+”拓海上遊

      政府現就《海洋功能區劃》、《海域規劃》及《海域使用法》進行公眾諮詢。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施家倫相信,三部法律立法後,將為本澳海洋經濟發展帶來嶄新的機遇和前景。建議以“旅遊+”為主導探索更多海上遊項目,加強與周邊城市合作,包括跨境海島遊、遊艇旅遊合作模式,加大“海洋——海島——海岸”旅遊立體開發,進一步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

      公開諮詢的海域規劃期限長達廿年

      施家倫表示,早於二0一五年,中央為支持澳門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授權澳門管理八十五平方公里的海域,以及二0一九年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澳門科學編製實施海域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發展海上旅遊、海洋科技、海洋生物等產業,為澳門適度多元發展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澳作為濱海城市,在發展海洋經濟擁有一定的自然優勢和條件,加上政策、文化底蘊的支持下,都有利進一步深化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經濟適度多元的内涵,推動本澳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是次諮詢文本中,圍繞澳門城市總體規劃及社會發展需要、海洋環境保育、海洋經濟發展、海上及軍事安全制訂短、中、長期目標框架,包括正在推進的防洪排澇工程、濱海優化工程、與珠海推出海上遊項目,以及未來將以運動賽事、海洋文化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强海域資源利用的乘數效應,與周邊城市加大聯動合作,相信將為本澳海洋經濟發展帶來嶄新的機遇和前景。

      他指出,海域規劃期限為二○二一年至二○四○年,時間涵蓋接近廿年,必須要動態觀察社會發展所需制訂規劃細節,注重旅遊、大型基建發展與生態保育的有機結合,發揮政府在海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引導作用。建議應全面激發澳門海洋經濟發展的動能和活力,充分發揮“一帶一路”當中的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中西文化匯聚的獨特窗口作用,以“旅遊+”為主導探索更多海上遊項目,加強與周邊城市實現海洋資源共用、集群發展,包括跨境海島遊、遊艇旅遊合作模式,加大“海洋——海島——海岸”旅遊立體開發,進一步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吸引力,成為本澳文旅產業的新名片。

      他提及,海濱沿岸作為打造民生休閒娛樂的元素之一,近年當局亦善用海濱綠化空間,包括建設觀音像海濱休憩區、氹仔海濱休憩區,並正在推進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工程,期望當局持續優化本澳海岸線環境和休閒娛樂項目,關注不同年齡層居民的休閒娛樂需求,打造成集旅遊、康體、遊樂、教育的大型濱海休憩空間。

      上一篇
      銀行公會普惠金融發展委員會到訪粵澳工商聯
      下一篇
      中山副市長葉紅光一行與粵澳工商聯會座談
       回到主页
      strikingly icon上线了提供技术支持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