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分別就加強橫琴與澳門教育資源協同,推動教學領域高質量發展,以及凝聚愛國愛港愛澳力量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出建議。他提出要加快制訂合作區國際化辦學、課程品牌開發的實施規則及支持措施,加快制訂「高校跨境教學中的愛國愛澳師資」認定辦法及標準,及加快推動內地、合作區及澳門的教育部門、高等院校加強溝通協作。
施家倫表示,要建設高水平人才集聚地,琴澳一體化吸引海外人才,加快培養高素質人才,積極吸引世界知名大學到合作區辦學,允許已獲教育部批准具有在內地招收本科生資質的澳門高校,在合作區開展和培養本科生及研究生相關的教學及實驗,其聘任的愛國愛澳澳門教師可在合作區開展跨境教學,其內地籍學生在合作區接受跨境教學時間可獲得境外(澳門)學歷學位認證認可。
為推動琴澳教育領域制度機制銜接對接,加快規劃內容落地實施,培育和匯聚一批高素質人才,有力支撐合作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他建議:一、加快制訂合作區國際化辦學、課程品牌開發的實施規則及支持措施;二、加快制訂「高校跨境教學中的愛國愛澳師資」的認定辦法及標準,並組織內地權威專家學者進行指導,支持澳門特區政府對教師隊伍進行定期培訓;三、加快推動內地、合作區及澳門的教育部門、高等院校加強溝通協作,商定澳門高校對合作區高考生源給予招生優惠政策,包括招生對象、資格審核和選拔程式等,對戶籍從外省(區、市)遷入合作區參加高考的考生報名資格做好規定,在保證生源質質量的基礎上,採取加分或者降低錄取線的辦法,適當放寬錄取標準和條件。
凝聚港澳台僑力量促民族團結
另外,關於凝聚愛國愛港愛澳力量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施家倫表示,廣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都是血脈相連的中華兒女,以中華民族共同歷史記憶作為突破口,凝聚港澳台僑力量,對抵禦殖民歷史記憶風險,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為此,
他建議:
一、在有關法律法規明確凝聚港澳台僑力量參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支持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評選等,引導內地各族群眾與港澳台同胞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鼓勵內地城市與港澳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與社區環境互學互鑑。
二、利用香港、澳門對外聯繫廣泛的有利條件,推動拓展更多落地港澳輻射東南亞、葡語系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青年交流和經貿合作項目,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在講好「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香港故事、澳門故事的同時,講好當代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故事,發揮香港、澳門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鑑、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