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就「加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實施保障」作建議。施家倫表示,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第一階段目標驗收之年。粵澳兩地高度期待中央進一步強化對橫琴《建設總體方案》、《總體發展規劃》的統籌指導和實施保障,進一步理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部省區合作機制,進一步加大經濟管理、營商環境、琴澳要素流通等改革開放領域的賦權力度,令各項支持措施能夠加快轉化成具體政策落地實施,成為支持橫琴高質量發展和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發展紅利。
施家倫指出:目前,《橫琴建設總體方案》和《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在實施保障方面還存在一些較為逼切需要加以改善的問題:
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推進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政策涉及大量國家部委的事權,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管委會經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家部委審批,涉及的環節多、流程長,耗時費力。
二、以澳門居民和內地居民為不同對象,同一事項出現分級賦權、開放範圍差異大的情況。例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使用澳門地區已上市部分藥品監管合作備忘錄》(簡稱「琴澳藥械通」)開放了200餘種藥品只准進入橫琴「澳門新街坊」衛生服務中心,「澳門新街坊」以外橫琴其他區域則實行「港澳藥械通」,由廣東省藥品監管局審批,至去年開放的進口藥品27個、臨床急需器械17個,使得橫琴同一區域的醫療公共服務出現差異。
為全面準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開發橫琴的戰略意圖,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戰略布局的先行地和新示範,實現《方案》、《規劃》制訂的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施家倫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指導協調 引入更多項目資源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和國家發改委加強對國家部委的統籌指導和協調,進一步密切協作,進一步加大力度,進一步邁開步伐,確實發揮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事務作為試驗田、先行區的作用,從「便利自身管理」向「服務改革開放」轉變,轉被動審批模式為主動創新作為,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改革創新納入到部門工作計劃,形成一批由部委牽頭、粵澳配合的改革事項和落地項目,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導入更多政策、項目、資源。
二、加大賦權授權 建綠色審批通道
全面調研梳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剛要》《橫琴建設總體方案》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堵點和粤澳、琴澳機制體制规則規範衔接不暢之處,建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申請授權綠色審批通道,大幅簡化相關審批文件和流程,進一步加大加快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的賦權授權力度。
三、打造高水平“一線放開
聚焦打造趨同澳門的國際營商和生活環境的目標,加快琴澳之間人員、車輛、貨品、資金、數據各類要素更寬領域、更高水平的“一線放開”